当前位置:首页>观点理论

“民声”还需“民生”

发布日期:2020-06-19 15:21文章来源: 市人大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民声”是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民声”是政府制定政策法规的“风向”和“路灯”;“民声”是人大代表为民仗言,体现民志的根本所在。俗话说,“民声”畅则和谐生,“民声”通则国家强。重视“民声”,体现民愿,服务民生,这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兴旺发达的基础。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顺利召开,全国2000多名人大代表汇聚在北京,既代表人民群众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又为民代言,与民发声。笔者认为,“民声”还需要真正从民而生。

“民声”,就是以腿为桥连“地气”。宋代程颐说:“民可明也,不可愚也;民可教也,不可威也;民可顺也,不可强也;民可使也,不可欺也。”“民声”的来源不是凭空想象,更不是单个群众的独言独白,真正的“民声”是体现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意愿,而这些意愿的取得是靠人大代表以腿为桥,深入群众,连接地气,开通“民声”通道;也就是到基层第一线去调查了解民意民情,汇集民需民思民忧民困,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为民“发声”真正从民而生。

“民声”,就是以心为路“搭民桥”。俗话说,真心相待,才会有真言相与。作为人大代表要切实掌握了解真正的“民声”,倾听到群众的真声、真言、真困、真情,就必须以爱育爱,以心换心,坚持用真情使真力动真心,把群众当朋友,视人民为亲人。古人说,“君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要想听到“真声音”,就得付出真行动,与民交心做朋友,只有真正与群众做到零距离,才会实现民声“直通车”,达到民声不“哑”,民意不丢。

“民声”,就是以帮为基解民困。千层高楼由地起,万般事业由民生。“民声”的实质,说到底大多都是民生问题,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这是人大代表的职责之所在。古人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以民为心,民安乐则天心顺,民愁苦则天心逆。”以民为基,为民谋利,这是我们党建党的根本和立国的基础。作为人大代表为民发声,不仅仅是“卖卖嘴”,“出出腿”,“动动口”,“举举手”,而且更应该努力把群众的意愿转化成党委的意志和政府的行动,为群众解难题,排困难,帮贫苦,让“民声”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会使“民声”有了去处,民意有了落实。

“民声”来源于“民生”,既是我们党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又是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工作法宝。只有心系人民,心装群众,以民为本,真正为民发好声、办好事,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

(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人大主席团  谢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