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审议意见

绵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1-09-27 10:45文章来源: 市人大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2021年9月17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通过)

 

绵阳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的报告、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关于实施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情况的报告、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情况的报告。经审议,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来抓,在改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持续用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市营商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绵阳在2020年全国营商环境评价中获“优秀”等次,营商环境评价综合排名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二,2021年上半年“一网通办”能力居全省第一。但也还存在改革创新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工作运行机制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持续推动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绵阳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聚焦市场主体最新期待和最新需求,对表国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改革要求,对标先进地区典型经验和最佳实践,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先行先试措施,大力推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加快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二要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扎实组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认真抓好营商环境评价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入推进“一件事最多跑一次”改革,切实推出更多领域“一件事一次办”。健全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一窗受理”,持续开展“四减”行动;认真落实“五专”企业服务机制,建好用好“绵企通”“企业服务云”等平台,扎实开展“服务企业活动月”活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

三要持续优化市场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确保“非禁即入”普遍落地。严格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探索推行“免申即享”,进一步降低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各方面的生产经营成本。切实做好银政企融资对接工作,对有融资困难的企业“一企一策”协调金融机构解决。加快综合保税区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全面推广进口“两步申报”“两段准入”改革,进一步优化通关作业流程,持续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度。

四要持续优化法治环境。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深入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实施调查令制度,加大对中小投资者保护力度。推行“互联网+破产审判”模式,提升破产案件办理效率。提高合同执行率,建立一站式多元化解和诉讼服务体系,切实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五要持续优化人文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带动全社会形成重视关心支持企业发展、尊重爱护礼敬企业和企业家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用环境。

二、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在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增强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防止致贫返贫力度有待加大、持续增收基础有待巩固、乡村治理模式有待优化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大力推动有关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聚焦5年过渡期的重点任务持续攻坚,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快推动我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大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法贯彻实施和宣传普及,加快健全完善配套制度,切实将法律确定的重要原则和要求转化为可操作、能落地的具体措施。扎实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体系、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考核机制衔接工作,分类优化调整财政投入、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等政策,实现工作举措从脱贫攻坚逐步向乡村振兴转换。加快推进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县、先进镇村创建工作,切实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活力。

二要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突出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坚决防止返贫和新增贫困。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劳务收入、产业收入等方式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持续加大农业项目投资,发展壮大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进一步加大交通道路、通讯电力、农业水利、生态环保、物流体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三要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聚焦产业兴旺,积极开展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引进培育实力雄厚、联农带农能力强的企业入园,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聚焦生态宜居,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让农村更加宜居、更加美丽。聚焦乡风文明,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聚焦治理有效,持续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加大改革力度、拓展改革深度、提升改革温度。聚焦生活富裕,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共享改革发展红利。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行动,让集体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关于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有关决策部署,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也还存在部分政策落实不及时不到位、融资难题尚未有效破解、民间投资增速偏低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加快建立统一的政策信息发布平台,大力宣传各类利企惠企政策,着力优化政策兑现流程,限定政策兑现时限,推动政策兑现“最多跑一次”,充分释放政策效益。建立健全涉企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机制并开展常态化督查,切实保障“刚性兑付”。认真落实《集中精力大抓工业24条措施》,支持民营企业抓好存量扩展和增量招引,加快培育特色产业,着力构建重点产业和创新产业体系。

二要着力破解融资难题。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工业发展、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等专项资金扶持额度。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和产品,鼓励引导银行、信用社、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优先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加快建立健全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互助式担保为补充的多元化担保体系。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支持成长性好的民营企业通过“新三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产权转让等方式扩大直接融资。

三要持续提升创新发展能力。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努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构筑科技创新优势。

四、关于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绵阳市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构建基础设施、城镇载体、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四大支撑体系,扎实推进建设了一批重点项目,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还存在部分重点项目进度滞后、工作机制不够完善、要素保障跟进不及时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坚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强化在建项目节点意识、成熟项目服务意识,有效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强项目管理服务联动,切实解决好征地拆迁安置、建设手续报批等问题,推动成熟项目尽早开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调整因政策、规划等因素导致无法实施的项目。

二要健全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发挥行业部门牵头作用,压紧压实县(市、区)和园区主体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制度,督促各项目业主严格落实法人责任制、项目招投标制、项目监理制、项目合同制等“四制”和投资、进度、质量“三控制”制度,全力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项目的监测调度和评价工作,进一步形成有效投资。

三要切实加强项目储备。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研究国省政策支持领域和投资重点,加大项目储备包装和向上衔接汇报力度,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省“大盘子”。按照“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做好储备项目与建设资金的匹配,用地、能耗总量控制等指标向重大项目倾斜。

四要扎实抓好要素保障。精准对接国省重点投向,积极争取和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专项建设资金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新增政府投资优先用于保障已开工实施的项目。进一步扩大融资渠道,着力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投入。持续优化项目投资环境,认真落实减费降税政策和供地、供水、供电、供气等优惠政策,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能。

五、关于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决策部署,认真组织实施《绵阳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绵阳市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0—2022年)》,在推动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国有企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但也还存在盈利能力不强、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不平衡、激励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持续用力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落实。继续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重点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改革目标任务。坚持“一企一策”,按照“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的原则,分层分类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全力支持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及早上市。切实优化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做优做强做大。

二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完善企业治理法人结构,加强董事会和董事队伍建设,合理配备外部董事。加强和改进监事会监督,完善监督工作体制机制,提升监事会监督实效。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建立规范的经理层授权管理机制,维护经理层经营自主权,培养造就一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用好用足用活激励政策,探索超额利润分享和跟投机制,进一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

三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 大力推进监管理念、监管重点、监管方式、监管导向等多方位转变,切实提高监管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优化管资本的方式手段,对不同功能定位、行业领域、发展阶段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分类考核、分类监管、分类授权放权。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强化内控体系刚性约束,进一步提高重大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内部控制有效性。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债务风险管控,进一步降低企业负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