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审议意见

绵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意见

发布日期:2022-01-09 10:26文章来源: 市人大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2021年12月30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绵阳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情况的报告、关于推进科技城新区建设情况的报告、关于“绵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度任务推进落实情况的报告、关于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关于推进实施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票决出的2020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情况的报告、关于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听取了

市住建委、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教体局、市科技局和机场集团等六个市级单位关于2020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经审议,提出如下意见。

一、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以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为基础,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聚焦“五个振兴”精准发力、持续攻坚,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但也还存在规划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不够强、产业发展规模不够大、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配套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实行“多规合一”,以片区为单元高质量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细化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认真落实《绵阳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精心编制《绵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加强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有效形成城与乡、人与自然、产业与生态和谐相融的新型城乡空间形态。

二要强化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用好用足各类金融保险等支持政策,有效破解“三农”领域融资难题。持续推进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统一规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推动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有序流动。结合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大力盘活闲置资源,积极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三要发展特色产业,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因地制宜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六大重点产业、十大主导产品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响品牌,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完善农村物流体系,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认真贯彻落实《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有效实现途径,建立健全有利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要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统筹推进道路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网络、环境保护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管护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其整体效益。大力提升农村教育、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和鼓励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不断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二、关于科技城新区建设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科技城新区建设,聚焦加快打造创新新引擎、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空间的目标定位,在机制建立、队伍组建、规划编制、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新区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还存在规划不够完善、部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支撑保障不够有力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高起点高质量编制规划。进一步加强与国家、省、市“十四五”规划等上位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坚持开门纳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突出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高标准编制新区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高质量完成直管区城市设计、直管区(起步区)控制性详规编制、新区景观概念性规划方案,为新区建设提供科学指引。

二要全力推动新区建设提速提质提效。持续聚焦加快打造全市创新新引擎、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空间的目标定位,深入开展“招院引所”,推进实施一批重点科技项目,形成支撑全市、引领全省的科技创新势能,着力打好科技创新攻坚战;积极招大引强,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核技术应用等优势产业集群,筑牢高质量发展产业支撑,着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以现代公园城市理念指导新区建设,进一步完善骨干道路、生态环保、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着力打好城市建设攻坚战。

三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和科技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统筹协调作用,更好实现重大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推进,有效形成工作合力。进一步健全完善推进考核机制,因地制宜设置新区直管区、统筹区考核指标体系,充分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既压紧压实责任又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新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

四要切实加大支持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国有平台公司参股、政企银合作机制,进一步拓宽新区重点项目融资渠道。建立健全市级部门支持新区建设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规划国土、项目争取、设施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区宣传推介力度,精心组织开展各类投资推介活动,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和资金、技术、人才等向新区聚集,为新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三、关于“绵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度任务推进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找结合、求协作、谋发展,务实推动两地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度任务落地见效,绵阳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但也还存在个别合作事项目标进度尚未完成、产业联动发展成效不够明显、创新协同性不够强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抓紧推动2021年度任务圆满收官。认真对照“绵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2021年度任务清单及《绵阳市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2021年工作要点》,逐一分析梳理进度滞后的合作任务,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对标补短、集中攻坚,全面完成2021年度合作任务。

二要进一步推动“绵碚”合作成势见效。主动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川渝两省市《实施方案》,优化完善我市实施意见、专项规划和行动方案,进一步强化与北碚区的联动协作。持续深化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争取国家重大科技政策支持、平台布局,加快共建西部科学城,积极推进成渝绵“创新金三角”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链协同互补,引导两地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深度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共同打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努力实现政务服务、就业、社保、医疗等资源共享,让企业和群众在协同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三要认真谋划推进2022年度合作任务。认真对照“绵碚”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合作三年行动计划,细化梳理2022年度重点工作,形成任务清单,进一步压实责任、挂图作战,确保市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多层次的联络机制和合作保障机制,强化工作推进和督查考核,充分激发各方面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关于2020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整改责任、健全问题台账、细化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2020年度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存在部分查出问题整改不够到位、问题整改长效机制不够完善、部门预算编制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进一步加大审计整改力度。被审计查出问题的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压实整改责任,严格对照整改方案,扎实推进整改落实,确保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审计部门要加强跟踪问效,进一步督促指导被审计单位抓好问题整改,确保整改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刚性约束,对审计整改不力、虚假整改、屡审屡犯且情节较为严重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

二要进一步健全整改长效机制。被审计查出问题的部门和单位要举一反三、综合施策,扎实抓好源头治理和建章立制,认真组织开展“回头看”,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进一步加大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强化成果运用,将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工作纳入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加强督查督办,逗硬考核奖惩,倒逼工作落实。

三要进一步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将审计结果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严格执行预算绩效管理相关制度规定,合理编制部门预算,严把预算编制入口,科学制定预算支出有关标准,细化完善项目支出预算绩效指标。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预算安排,强化预算约束,切实增强预算执行的规范性和严肃性。

五、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金融工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精准发力,扎实抓好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全市国有金融企业发展平稳有序,在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还存在国有金融资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国有金融资本布局不够优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依然艰巨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切实完善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逐步构建完善我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1+N”制度框架体系。认真履行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依法依规参与重大决策、重大事项管理,实现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金融资产监管。

二要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深化国有金融企业改革,指导企业按照完善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规范治理结构,完善管理架构,健全决策机制,优化组织体系,加快形成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经营业绩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办法,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长效激励机制,大力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推动国有金融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要切实优化布局结构。大力整合全市同质化金融资源,优化金融结构,健全市场体系,拓展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积极申建国家级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聚焦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七个大幅提升”,进一步创新国有金融资本运营模式,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四要切实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机制,深入排查各类金融风险隐患,及时锁定、防控和化解风险,坚决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督促金融企业认真履行好防控金融风险的主体责任,完善内部监督体系,规范公司治理,加强产权监管,防范国有资本流失。

六、关于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办理责任、狠抓办理落实,切实将代表建议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的助力和动力,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办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个别单位还存在“重答复轻落实”、与代表沟通解释不够到位、办理结果反馈不够及时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从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度来认识并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坚持把办理代表建议同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督促指导各办理单位认真研究办理代表建议,进一步推动实现办理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

二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办理工作。严格执行办理工作考评办法,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办理工作的培训指导,持续提高办理工作规范化水平。坚持抓重点攻关键,对联合办理的建议,要督促主办单位加强协调沟通,协同推进办理落实,坚决防止推诿扯皮。全过程加强与代表的联系沟通,认真执行答复承诺解决事项落实机制,进一步规范答复环节工作,确保代表建议办实办好。

三要进一步增强办理实效。坚持办理工作“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既要重满意率、更要重办成率”,进一步落实办理措施、规范办理流程,扎实抓好办理工作“回头看”、跟踪督办和办理结果向社会公开等工作,切实提高办理工作质量,持续推动办理工作由重满意率向重办成率转变。

七、关于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实施工作

会议认为,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票决出的2021年市级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实施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督促检查,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总体顺利。但也还存在个别项目建设进度不够理想、统筹协调不够到位、施工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为此,会议要求:

一要进一步推动项目加快建设。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紧盯进度滞后项目,认真研究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措施办法,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优化施工方案,增强施工力量,深挖施工潜力,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现场管理和过程监管,严把建设质量关,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经得起各方面检验。

二要切实强化项目建设保障。健全完善项目建设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调度并动态跟踪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安全有序推进。进一步加大资金筹集力度,严格按照项目进度拨付资金,有效保障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将项目推进实施情况纳入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体系,逗硬考核奖惩,推动项目如期建成并发挥社会效益。

三要抓紧谋划2022年度市级民生实事项目。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候选民生实事项目选立标准,广泛收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精心筛选并组织实施一批具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让民生实事更接地气、更体现民意,惠及更多人民群众。切实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民生实事项目的知晓度和参与度,进一步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