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县市区人大

涪城区:突出头雁引领 激发代表活力——涪城区创新开展“涪企有我”“一线民情”“涪城夜话”品牌活动提升代表履职质效

发布日期:2025-06-06 17:17文章来源: 市人大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人大工作主体是代表,基础在代表,活力看代表。而要激发代表活力、提高履职质效,关键在于提升能力、搭好平台、做实活动。区七届人大换届后,共有区代表290名、镇代表422名,近八成为初任代表,履职中面临经验缺乏和路径不畅等共性问题。为此,区人大常委会深入研究、精准施策,通过骨干代表引领、特色平台搭建,创新开展“涪企有我”“一线民情”“涪城夜话”代表活动,发挥率带作用、形成“品牌”效应,激发了代表活力,履职质效显著提升。

一、搭建特色履职平台

突出精准定位。围绕全区中心大局、群众所思所盼和代表自身特点,搭建不同履职平台。“涪企有我”定位为“企业联系互助平台”,聚焦中小微企业发展,以“传递、引领、交流、互助”为理念,通过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走访辖区企业,探索“代表+专家+企业”互助模式,传递惠企政策,助力产业发展。“一线民情”定位为“民生问题解决平台”,聚焦基层民生热点难题,通过代表与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点对点”分析,打通民情通道,形成代表意见建议,督促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解决具体问题。“涪城夜话”定位为“代表履职培训平台”,利用晚间空闲时间,通过“以老带新”专题交流的方式,分享代表履职经验和方法,寓培训于交流中,在交流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突出头雁引领。常委会按照活动的不同定位,确定由履职经验丰富的黄富敏、积极创新的企业家李金华和熟悉基层工作的杨世伟三位代表分别领衔三个活动,形成骨干代表引领、其他代表参与的格局。每期活动前,领衔代表牵头精心选题、参与代表献计出力,共同讨论拟定活动方案,代表工委和相关工委室加强工作指导、搞好协调服务。用好“家站”阵地,通过代表小组和微信群等渠道广泛邀请代表,根据需要邀请在涪省市代表、职能部门、行业专家参加,不断拓展活动参与的“广度”和“深度”。

突出协调联动。常委会加强对活动的统筹和指导,将年度工作重点内容嵌入活动之中。各专工委室根据职责分工联系支持:财经委重点联系“涪企有我”,关注产业发展,对接政企资源;社建委、农工委等重点联系“一线民情”,聚焦社区养老、教育医疗、小区治理等热点,在一线调研情况、解决问题;代表工委重点联系“涪城夜话”,聚焦代表能力建设,跟踪代表建议办理;13个区域代表小组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负责组织代表和联系点位,提供本地特色的“鲜活”选题,邀请系列活动“走进”镇街。

二、做深做实每期活动

“涪企有我”提振发展信心。积极发挥企业界人大代表的率带作用,每季度开展1场主题活动。通过“走访+座谈”“参观+分享”,关注行业普遍困难和共性问题,宣传惠企政策,收集企业意见,助推产业发展。企业代表“同行谈互补、异业话合作”,氛围良好。目前已开展“营商环境专题座谈”“辖区房地产项目发展”“数字产业化发展”等专题活动10场,联系走访辖区企业78家,形成了行业调查报告6篇,代表参与推动解决企业具体问题50余个。2024年“涪企有我”重点关注“智改数转”,30余名企业界、科技界的人大代表走进辖区制造业企业,深入了解企业转型想法,聚力推动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今年3月又以“AI赋能中小企业降本增效”为主题,开启了新年的首场活动,受到辖区企业界广泛好评。

“一线民情”破解民生难题。根据选题情况适时开展活动,通过代表走访调研,发掘民生热点难点,形成闭会期间代表建议。组织代表联系选民、与职能部门“面对面”,督促具体问题解决。先后以“城厢泗水巷交通堵点疏通”“石塘劳动力市场搬移”“丰谷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为主题开展调研7期,邀请综合执法、公安、交警、民政、卫生、农业、文旅等十余个部门现场办公,在一线解决民生难题。结合“绵州记忆”特色街区项目建设,开展“铁牛广场环境综合治理”调研,代表们走上街头,实地暗访、倾听民声,推动铁牛广场综合治理纳入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和审议议题,有效督促政府整治提升片区环境和品质。

“涪城夜话”助力代表成长。坚持每月1期,邀请区内各级人大代表自愿报名参与,以代表座谈会、坝坝茶、主题沙龙等形式畅所欲言,一起思考、交流和探讨。先后以“如何提出高质量代表建议”“怎样读懂财政预算报告”“助力规范物业管理”“如何有效参与基层治理”等为题开展活动31期,参与代表超过500人次,推动形成高质量代表建议30余条。大家表示在交流中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学到了经验、提升了能力。其中,围绕“从淄博烧烤说开去”主题群策群力,形成《淄博烧烤的启示—关于推动我区城市经济复苏的调研报告》,相关建议反馈给政府部门后,直接推动了在城区部分街道设立便民“潮汐市场”,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三、“品牌”活动成效显著

代表难题有效解决。“涪企有我”“一线民情”活动,结合代表的关注点和专长,聚焦共同话题、发挥团队优势,帮助代表解决了履职中“不知道选什么题目”“专业不对口”“无法整合资源”等难题。“涪城夜话”活动,针对履职中的思路方法和个性化问题,以老带新、讨论交流,帮助代表解决了履职中的“不愿、不敢、不会”等难题,使代表们在依法行权、履职为民中更加积极主动、胸有成竹、充满信心。

履职成效持续彰显。通过“品牌”活动,代表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研究问题,形成了一批高质量的建议或意见,推动了一批涉及企业发展和民生改善问题的解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获得了市区党委、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市场经营主体、辖区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彰显了代表履职的权威性,提升了代表履职的成就感。

骨干代表不断涌现。通过“品牌”活动,代表们在干中学、学中干,进一步树牢了“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的理念,履职能力显著提升,形成了专业代表履职小组,成长了一大批骨干代表,涌现出邓启贵、喻浩城、欧阳曼娘、张晓琴等一批优秀代表。谢平等3位代表被聘任为绵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专家”,赵党亿佳等7位代表被聘为区民生实事义务监督员,为涪城人大代表工作不断走深走实打下了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