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 > 绵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绵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委员会关于绵阳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8 16:14文章来源: 市人大 浏览次数:
字体:【    】 打印

(2022年2月18日绵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三次会议通过)

 

绵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绵阳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以及2022年预算草案。预算委员会在初步审查的基础上,结合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又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全市收入实现159.2亿元,为预算的104.64%;支出实现466.53亿元,为预算的93.35%。其中:市本级收入实现21.59亿元,为预算的107.95%;支出实现94.4亿元,为预算的91.28%。市属园区收入实现33.52亿元,为预算的102.44%;支出实现51.29亿元,为预算的96.01%。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收入实现259.35亿元,为预算的113.98%;支出实现277.73亿元,为预算的87.04%。其中:市本级收入实现108.27亿元,为预算的105.86%;支出实现71.61亿元,为预算的78.86%。市属园区收入实现13.54亿元,为预算的126.77%;支出实现25.05亿元,为预算的82.49%。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收入实现4.59亿元,为预算的127.91%;支出实现3.14亿元,为预算的96.44%。其中:市本级收入实现2.93亿元,为预算的107.59%;支出实现2.03亿元,为预算的100%;市属园区收入、支出均实现0.16亿元,均为预算的100%。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收入实现97.92亿元,支出实现80.4亿元,滚存结余166.44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实现79.82亿元,支出实现70.46亿元,滚存结余119.05亿元。

地方政府债务:2021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731.72亿元;余额705.04亿元,较上年增加131.25亿元。其中:市本级债务限额187.74亿元;余额185.27亿元,较上年增加18.52亿元。债务余额均在省政府核定的限额范围内。

预算委员会认为,2021年市人民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七届人大七次会议作出的决议,坚决落实“三保一优一防”重要要求,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收入预算全面完成,财政改革扎实推进,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良好。同时,也还存在财政支出结构仍需优化、部分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预算绩效结果运用有待加强等问题。市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2年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全市收入预算为170亿元,支出预算为358.95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预算为20亿元,支出预算为76.07亿元;市属园区收入预算为36.75亿元,支出预算为34.4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市收入预算为220.76亿元,支出预算为220.49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预算为105.83亿元,支出预算为115.78亿元;市属园区收入预算为11.16亿元,支出预算为16.09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市收入预算为3.72亿元,支出预算为2.45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预算为2.94亿元,支出预算为2.06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市收入预算为106.43亿元,支出预算为81.25亿元。其中:市本级收入预算为87.87亿元,支出预算为71.18亿元。

预算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22年预算草案,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保障改善民生,预算草案符合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预算法相关规定,总体可行。预算委员会建议,批准绵阳市2021年市级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和2022年市级预算草案。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做好财政预算工作对全面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具有重要意义。预算委员会建议:

(一)精准发力,提升财政管理效能。遵循“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的要求,全面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纾困帮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工业经济、县域经济、交通建设等。加强政府债券资金引领、财政金融互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引导项目跟着资金走,进一步放大资金使用效益。

(二)统筹兼顾,坚决兜牢民生底线。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提升民生资金分配精准性和使用效率。巩固学前教育“80·50”攻坚成果,落实义务教育“双规范”“双减”政策,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三名工程”建设。推进健康绵阳建设,落实疫情常态化防控财政政策。统筹推进就业、文化、体育、旅游、基层治理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三)分类施策,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决策部署,强化“制度预防、源头管控、预警监测、应急处置”的全过程政府债务管理。做好政府债务还本付息,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化解隐性债务存量。健全“三保”的全过程、全链条管理机制,兜牢“三保”支出底线。完善财会监督体制机制,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

(四)协同高效,纵深推进财税改革。完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一体化系统与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对接,建立数据报送工作机制和问题整改反馈机制。深化非税收入电子化改革和采购制度改革,推进国有金融资本集中统一管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同政策调整、预算安排、绩效目标的有机结合。